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的重要指示,深化我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收2026年全日制(卓越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卓越培养项目特色
(一)特色鲜明的项目主题
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高质量发展及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网络安全等核心方向,打破学科与学院壁垒,整合优质资源,凝练形成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的交叉学科培养主题。
(二)高水平的导师团队
各项目均构建了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高水平导师团队,汇聚来自多学科领域的高水平校内导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团队依托与项目方向高度契合的重大科研课题,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坚实的科研平台与经费支持。
(三)专项化的培养方案
项目制定专项培养方案,开设不少于3门与项目主题紧密相关的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至少1门校企联合开发的复杂工程问题求解课程,并设置不低于6个月的体系化专业实践模块。
(四)深度协同的产教融合平台
项目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常态化开展校企联合研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基地具备规模化承接研究生开展半年期以上专业实践、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能力。
(五)专门化的管理体系
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所在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负责资源协调与整体推进。项目设立培养委员会,由首席专家担任主任,成员包括参与学院分管领导、学位点负责人及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负责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实施与质量保障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招生学院、拟招生专业及其招生计划等具体信息详见表1。
表1:卓越培养项目各项目拟招生专业及其招生计划
编号 | 项目名称 | 牵头学院 | 招生专业 | 专业领域 | 拟招生人数 | 咨询方式 |
1 | EDA关键技术研究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3 | 10 | 联络人:王老师 邮箱:junchao@hdu.edu.cn |
2 | 视觉智能应用工程 | 通信工程学院 | 0854 | 085402 | 7 | 联络人:江老师 |
0854 | 085406 | 3 | ||||
3 |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软件 | 计算机学院 | 0854 | 085404 | 7 | 联络人:田老师 |
0854 | 085405 | 2 | ||||
0854 | 085412 | 1 | ||||
4 | 航空装备智能制造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 | / | 9 | 联络人:任老师 |
0856 | 085601 | 1 | ||||
5 | 航空航天用磁性材料与器件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0856 | 085601 | 5 | 联络人:赵老师 |
0854 | 085402 | 5 | ||||
6 | 敏感数据安全防护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 | 085404 | 1 | 联络人:田老师 |
0854 | 085412 | 9 | ||||
7 | 通信探测对抗一体化工程 | 通信工程学院 | 0854 | 085402 | 9 | 联络人:楼老师 |
0854 | 085412 | 1 | ||||
8 | 智能硬件与系统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3 | 15 | 联络人:梁老师 |
0854 | 085401 | 5 | ||||
9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学院 | 0854 | 085404 | 16 | 联络人:顾老师 |
0854 | 085405 | 4 | ||||
10 | 电池管理及电源芯片设计关键技术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1 | 5 | 联络人:徐老师 |
0854 | 085403 | 5 | ||||
0854 | 085404 | 5 | ||||
0854 | 085406 | 5 | ||||
11 | 人工智能健康医疗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0854 | 085410 | 5 | 联络人:范老师 |
12 | 脑机智能与工程应用 | 计算机学院 | 0854 | 085404 | 5 | 联络人:张老师 |
13 | 人工智能与网络空间治理安全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854 | 085412 | 5 | 联络人:田老师 |
14 | 人工智能+制造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 | / | 3 | 联络人:吴老师 |
0854 | 085404 | 2 | ||||
15 | 智能电动汽车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1 | 5 | 联络人:吕老师 |
16 | 人工智能+智慧网络 | 通信工程学院 | 0854 | 085402 | 5 | 联络人:楼老师 |
17 | 光电智能空天感知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1 | 5 | 联络人:杨老师 |
18 | 人工智能+智慧健康 | 计算机学院 | 0854 | 085404 | 5 | 联络人:贾老师 |
19 | 海上风电关键装备智能运维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1 | 5 | 联络人:华老师 |
20 | 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的多模态大模型研究与应用 | 计算机学院 | 0854 | 085404 | 5 | 联络人:顾老师 |
21 | 人工智能驱动的EDA创新研究 | 电子信息学院 | 0854 | 085404 | 3 | 联络人:袁老师 |
0854 | 085403 | 2 | ||||
22 | 空天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关键技术 | 自动化学院 | 0854 | 085406 | 5 | 联络人:陈老师 |
23 | 电动航空电推进系统 | 自动化学院 | 0854 | 085406 | 5 | 联络人:林老师 |
24 | 杭电-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大飞机班” | / | 0854 电子信息
0855 |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85404 计算机技术
085406 控制工程
等多个专业领域 | 30 | 联络人:方老师 邮箱:fanglu@hdu.edu.cn |
卓越培养项目各项目详细介绍可点击具体的项目名称查看:
三、培养模式
(一)指导教师
卓越培养项目以“项目制驱动、双导师制保障”为核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卓越人才。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由学术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兼顾理论深度与产业实践。
(二)培养流程
第一学年,学生根据项目所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课程,主要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学习。第二学年,学生进入项目相关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攻关。第三学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工程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学位论文撰写。
(三)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培养环节,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答辩,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达到所在学位授予点的要求,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可以授予相应学位。
四、其他
(一)学校将根据卓越培养项目实际安排、合作企业需求及生源状况等因素,在招生阶段动态调整项目招生计划。最终招生名额以研究生院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
(二)有意报考卓越培养项目的考生,请查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并按常规流程选择项目所在学院及专业进行报名。复试及录取办法以报考学院后续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
(三)其他未尽事宜,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相关通知为准。